甘孜日報 2018年08月31日
魅力山水繪新景
與會人員參觀瀘定新城產城一體合作投資項目。
八月的甘孜大地綠樹成蔭、芳草茵茵、青山含黛、綠水如藍。
8月29日至30日,記者跟隨我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動員部署暨“六大戰略”現場推進會與會人員走進丹巴、康定、瀘定和海螺溝。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城鄉交融發展的美麗畫卷:一座座樓房新穎靚麗,一處處集鎮熱鬧繁榮,一個個美麗鄉村連線成片。這里的發展變化讓與會人員驚嘆不已: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好了,家園更美了,基礎設施更完善了,產業致富的路更寬了,我州城鄉正靜悄悄地發生著根本性歷史性巨變。
◎本網記者 陳斌 楊杰 文/圖
民風文明藏寨美
走進丹巴縣梭坡鄉,獨具特色的嘉絨民居拔地而起、寬闊整潔的水泥路延伸到遠方、優美的宜居宜業環境呈現在眼前,各村寨里處處形成了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民風文明、生活幸福的新氣象。
梭坡處處見古碉,被喻為"古碉王國"。古碉沿山勢而建,從河谷到山脊,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古碉、民居灑落在綠樹叢中,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醒目,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近幾年,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這里的環境美了,村民們的意識也隨之改變,從挖蟲草、采菌子到種水果,從外出打工到在家里搞民居接待,大家不出門就能吃上“旅游飯”,村民的腰包也一天天鼓起來了,過上了像城里人一樣的幸福生活。
“現在,各村寨綠樹成蔭、藏房映入眼簾、水泥路通村到戶,村容村貌變了樣;不僅如此,村民們依托千年古碉遺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日子越過越好。”丹巴縣委書記何文才向記者介紹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水平,我們以“輸血”與“造血”相結合,一方面大力實施“六大戰略”,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幫助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康;另一方面,我們主動融入省委、州委的工作格局、發展戰略,搶抓發展新機遇,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產業融合的美麗富裕鄉村,探索出一條藏區鄉村振興、產業富民的新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長期身居深山的村民們迫切希望過上現代文明生活,改變落后的生活生產習慣,整治鄉村環衛亂象,城鄉統籌發展,找到產業發展路子,村民們的美好愿望正逐步變為現實。
產業興旺生活美
秀麗的自然風光,和諧整潔的鄉村風貌以及洋溢在村民們臉上的笑容交相輝映,一幅多姿多彩的幸福畫卷生動地展現在康定市孔玉鄉色龍村和麥崩鄉為舍村。
在孔玉鄉色龍村,平坦的公路兩側,漂亮的民居和連片的蔬菜產業基地交相輝映,煞是喜人。寬敞的通村入戶公路一側,一幢三間兩層的農房正在改造中,這是村民陳建青的房屋?!斑@里山青水秀,交通方便,房子修的簡直就是一棟棟小別墅嘛!”記者不由稱贊道。“那還用說,我們村交通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房屋即將煥然一新。以前交通條件差,產業發展沒有基礎,村民大都外出務工。導致30%左右的土地撂荒;如今,路通產業興,全村40%的土地用來發展羊肚菌,三年人均純收入增加了兩千余元,加上村民們種植的花椒、核桃等經濟作物,大家早已走上致富之路?!毖哉勯g,陳建青喜不自禁。
一條條平整的道路通到家家戶戶,獨具特色的藏式庭院漂亮整潔,經濟果林連片成帶……眼前的麥崩鄉為舍村不僅讓與會人員嘖嘖稱贊,也讓當地村民樂開懷。
“種植青脆李、花椒、核桃等,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一個比一個紅火?!?說起村里的變化,為舍村黨支部書記張學勇如數家珍:“天時地利人和,振興鄉村經濟,更要依靠黨的好政策,進一步激發老百姓的內生動力,從而形成大家發家致富的合力。如今,村容村貌干凈整潔、村民的庭院漂漂亮亮,下一步,我們要以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為契機,結合本地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民居接待,讓村民們往后的日子越來越好!”
“立足當地土司官寨文化、魚通碉房、自然生態等優勢資源,圍繞‘官園’主題,實施美好亮化、產業升級、官寨修復三大工程,打造特色民俗民居,實現景區、產業、文化一體化發展。”康定市委書記鄧立軍表示,自今年起,我們將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見成效、五年成示范”時序進度,先期啟動姑咱康養休閑小鎮“一核”,三年內完成“一核七園”打造任務,五年內全面建成有品有味、特色鮮明、業態完整、品牌響亮的大渡河康養谷,以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帶動全市鄉村振興。
展望未來藍圖美
今年以來,我州大渡河流域各縣(市)搶抓發展機遇,堅持高起點、高質量規劃,以全域旅游為統領,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切實做到人力資源優先向鄉村傾斜,新增財力優先向鄉村投入,新增項目建設優先向鄉村集中,基本公共服務優先向鄉村安排,強力推進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打造,確保各項工作高效落地。
瀘定縣委書記陳廷全表示,我們將主動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推動“三創聯動”和建設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高效推進“兩橋三山一帶多點(瀘定橋、興康特大橋;貢嘎山、牛背山、馬呷山;大渡河康養帶;鄉村振興示范點)”重大項目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創建全省和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縣。
邊走邊看,邊聽邊想,與會人員通過參觀考察丹巴縣森林公安局綜治分中心“雪亮工程”視頻系統、丹巴縣梭坡鄉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康定市孔玉鄉色龍村通暢工程、康定市麥崩鄉為舍村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瀘定新城產城一體合作投資項目和磨西鎮民俗風情村風貌提升項目,實地查看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規劃和“六大戰略”實施情況后,感受深刻、觸動頗大。
“通過今天的參觀,我們首先找到了差距,比較這些地方,自己的許多工作還相對滯后;下一步,我們將夯實基礎,堅定信心,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攻堅再戰再捷、依法治州深入推進、產業富民成效明顯、交通先行取得突破、城鄉面貌大為改觀、生態文明建設富有成效。”與會人員紛紛表示。
通過看現場,聽介紹,領導點,相互學,一天的參觀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充分感受到,大渡河流域各縣(市)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很大,特別是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公共服務大力提升,集體經濟向好發展,為全州各地大力實施“六大戰略”,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和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起到了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