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6月04日
查看發電量。
本網訊 6月1日,太陽升起,高原的山村越發美麗。雅江縣呷拉鎮灣地溝村貧困戶范付勇一大早就忙碌起來,他來到該村光伏扶貧電站,仔仔細細地檢查、清洗每一塊電池板,他想趁著這幾天天氣晴朗,讓發電站多發點電。
在灣地溝村一塊約6畝的坡地上,整齊地安裝著四組裝機共100千瓦的1000余塊光伏電板。這些光伏電板在初升太陽照耀下,熠熠發光,給初夏的高原山鄉涂上一抹絢麗亮色。
灣地溝村全村86戶311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多達17戶58人。“人均六分地,一年產一季,要是問收成,全憑碰運氣。”幾句順口溜道出了灣地溝村曾經的深度貧困。
近年來,灣地溝村發展種養殖產業,取得了較好的扶貧實效,但貧困仍然以不同程度存在。針對灣地溝村的實際情況,省委軍民融合辦援建雅江工作隊找到一條綠色產業扶貧之路——那就是建設光伏扶貧發電站。
今年4月19日,由省委軍民融合辦援建雅江工作隊投入100萬元在灣地溝村建成了雅江縣第一個光伏扶貧發電站,并網發電。該發電站運行一個多月來,已經發電一萬余度。省委軍民融合辦援建雅江工作隊隊員、灣地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為記者算著細賬:“該電站年發電23萬度,按照并網電價0.7元/度計算,年收入達20萬元。這20萬元將全部用于灣地溝村扶貧工作,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又一增收來源。”
“光伏電站有點神奇,不吃糧不吃草,太陽也能曬出鈔票來,聽說我們每個貧困戶每年能分到3000元‘太陽錢’,這在以往我們做夢都沒想到。” 貧困戶洛讓志瑪說。
管理電站日常工作的范付勇家里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是“9+3”職高生,有電工操作證。省委軍民融合辦援建雅江工作隊為他提供了公益崗位,他成為光伏電站的“大管家”,每月工資收入1800元。“我主要負責每天的日常管理,每月定時對光伏電板進行一次清潔。這工作既有收入,又讓我學到了技能。” 范付勇熟練地操作著手機APP,展示著手機屏上光伏電站的各項數據,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太陽,散放光熱,普照大地。灣地溝光伏電板鑲嵌出絢麗的畫屏、發散著幸福的光照。“光伏發電是綠色清潔能源產業,發電過程簡單,無噪聲、無污染;太陽能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產業具有發展延續性,前景無限。” 省委軍民融合辦援建雅江工作隊領隊、雅江縣委副書記劉靜表示,灣地溝村光伏電站的成功為下一步開展光伏扶貧提供了樣本、積累了經驗,省委軍民融合辦援建雅江工作隊將在雅江縣紅龍鄉建設更大的光伏電站,讓更多的貧困農牧民通過光伏扶貧分享陽光帶來的溫暖“紅利”。
記者 謝臣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