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久久网_黄色网页在线看_欧美精品99_精品亚洲在线_国产精品9191_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红豆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從“憂居”到“優居”

甘孜日報    2020年10月26日

我州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紀實

康定市甲根壩新村。

◎本網見習記者 周燕 文/圖

“我們村進行土地增減掛鉤之后,耕地面積增加了,村里環境改善了,群眾收益增多了,財政收入增加了,村民幸福感更高了……”康定市金湯鎮先鋒一村村民鄭崇學向記者介紹村里這些年土地復墾、復綠之后的變化,推介著土地增減掛鉤助推城鄉提升戰略的“康定模式”。

過去,康定市金湯鎮先鋒一村有一塊荒廢的建渣堆積地。經復墾改造,昔日破敗荒蕪的荒地變成了綠油油的菜地。

政府出資金,群眾得實惠。近年來,我州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重點,堅持把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作為緩解城鄉建設用地指標,助推城鄉提升的重要舉措,按照“黨委政府主導、相關部門配合、上下整體聯動”的思路,積極探索盤活農村存量土地資源,統籌優化城鄉土地利用的有效措施和途徑,摸索出一條適合全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的新路子。

“抓好增減掛鉤試點工作,就是用‘加減法’,實現了變資源優勢為工作優勢、發展優勢,把握了土地綜合利用的主動性,找到了破解土地瓶頸制約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

變“廢”為寶 高位引領城鄉發展

秋意正濃,菊花爭艷。近期,康定市捧塔鄉新興下村種植的25畝金絲皇菊迎來盛開期,色澤艷麗、花瓣飽滿的菊花千姿百態、競相開放。在花海中,村民們正抓住晴好天氣,修枝、澆水、除草……

“這片水毀地荒了好多年,后來種了菊花,過了國慶,我們就陸續開始采摘了。如今,村里的人都在這里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真的太方便了。”村民李際壘一邊采摘菊花,一邊說道。

這個金絲皇菊基地,正是捧塔鄉實施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通過對廢棄地、水毀地進行整理復墾,一批“廢地”實現變廢為寶。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這項變廢為寶的工作,極具現實意義。我州按照優化空間布局、保持鄉土風貌、切合實際、保護建設并重的要求,統籌考慮城鄉發展定位、土地利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歷史文化傳承、重大項目建設等因素,合理確定州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規劃內容立足我州作為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的主體功能定位,著力保護好“兩江一河兩山脈”建構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自然資源本底,突出做好城鎮功能布局、立體交通網絡完善、傳統村落保護、地質災害防治、民族地域文化彰顯等方面的規劃設計,在2020年底前全面畫好我州規劃“畫像”。

“這一片原來是廢棄的村莊,去年我們通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平整土地后復墾成自留地,種上了優質玉米,現在已經全部收完了。”九龍縣煙袋鎮鎮長汪修指著不遠處的一片玉米地介紹道,“去年我們村有179戶村民實施了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共179戶老宅基納入拆舊復墾,新增耕地面積238.9059畝,兌付拆遷補償款89.5萬元。”這是九龍縣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復墾土地發展農業產業的一個縮影。

今秋,一批復墾的土地迎來了豐收年。農民感受到了土地在“加減法”的變化中,給自己帶來的新驚喜。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和擬用于城鎮建設的地塊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在保證項目區內各類土地面積平衡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開展增減掛鉤試點工作,不僅可以變廢為寶,增加耕地面積,還可以改善項目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拓展項目用地空間,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和外出務工人數的持續增多,一些鄉鎮部分宅基地、閑置土地等農村建設用地日漸荒廢,影響著農村人居環境。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州充分用好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對老宅基地等進行復墾,“變廢為寶”。所謂“增”即城鎮建設用地增加,“減”即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減少,“掛鉤”即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將農村低效空閑的建設用地置換到城鎮去。

據了解,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我州從2018年開展第一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獲批186個增減掛鉤項目,批準周轉指標總規模5.2666萬畝,農民安置總規模1.3439萬畝,節余指標3.9227萬畝。已開工83個項目,其中61個項目完成縣級驗收,驗收復墾面積1.1970萬畝,農戶安置面積0.3113萬畝,節余指標0.8857萬畝。全州累計投資約7億元,涉及18個貧困縣(市)、369個貧困村、5370戶25704人貧困人口。

合理實施 著力提升城鄉品質

蔚藍色的天空下是一望無際的花海,紅的、白的、紫的……順著力曲河兩岸延伸,消失在遙遠天邊。今年8月,許多自駕游客都被康定市新都橋鎮的美景深深吸引,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片美麗的花海曾經是淘金采砂后殘留的亂河灘,僅僅經過三年時間治理,就變成如今的美景,游客必去打卡的萬畝花海。

在花海旁邊,汪青與其他村民,經營起了騎馬拍照生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騎游。“7月和8月生意最好,平均每天有1000多元的收入。”汪青告訴記者,河灘一天比一天漂亮,村子里開藏家樂、搞民宿的村民越來越多。

在道孚縣格西鄉下亞村,放眼望去,一大片山坡上到處都是桃樹。“等到明年春天桃花開的時間,一片一片的,肯定好看得很。”村民巴登澤仁說,“這里曾經是荒山,經過人工種植苗木變成林地,苗木經三至五年的生長,將逐步沿國道350線形成桃花觀賞帶。花開的時候,過境的游客都會被桃花吸引,停車游玩。旅游經濟讓我們增收致富了。”

“亂河灘、荒山上種花植樹的意義不止于經濟效益,還有生態效益。”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種植花草等措施,有效增加區域植被覆蓋率,城鄉環境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城鎮風貌進一步美化,進一步構建和鞏固了“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

我州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的實施,改善了項目區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增加了全州耕地占補平衡指標,保障了各類項目建設用地,實現田成方、路成網、樹成行、渠相連、井通電、管入地、旱能澆、澇能排,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發展。通過溝、渠、路、林、村綜合整治,改善了土地生態環境,修復了受損的生態系統,項目區防風固沙能力、水土保持能力進一步增強,促進了區域性生態文明建設。

7月15日,色達縣第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金馬陽光商住小區舉行盛大的樓盤竣工典禮,這是色達縣國有土地整治后將原企業局所有土地整合,采取公開招拍掛方式進行招商引資的項目。

金馬陽光商住小區將解決30人左右的當地群眾就業,同時也推進了色達縣城市形象進一步美化,拉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金馬陽光小區的順利落成,填補了色達縣房地產開發的“空白”,成為色達縣推進城鄉提升戰略的又一大“亮點”。

“我們對康定市姑咱鎮若吉村、孔玉鄉色龍村,單獨保留鄉村開展特色村打造,開發利用此類村莊依山傍水的環境價值,以原址、原貌保護為主進行生態建設,配建生活服務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提升村莊品質,構建鄉村旅游載體。”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為轉變土地資源利用方式帶來了轉機。我州通過實施增減掛鉤項目,總投入1726萬元,建設新安置113戶,實現了農業集中連片,農村居民點集聚。同時,實施藏家新居、易地扶貧搬遷、地質災害搬遷、生態移民和環境整治,改變了村莊布局散亂、基礎設施落后和臟、亂、差等問題,有力促進了城鄉提升,達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

近年來,我州通過增減掛鉤項目將偏遠村、弱小村、空心村等村莊集中到鎮駐地或中心村,按照“多村一社區”模式,實行合村并居,統籌安排水、熱、電、氣、路等設施,打造新型社區。對騰空的舊村盤實施拆除復耕、補充耕地,或納入產業用地范疇,實現產城融合。

擴大效應 全力推進城鄉提升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土地增減掛鉤工作,下發了《關于加快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州紀委監委、州財政局等部門,下發了系列文件,制定了定期上報制度、周轉指標使用管理辦法、項目審查和拆舊復墾驗收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和制度,為這項工作的穩步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州始終狠抓這項試點,成立了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增減掛鉤工作,搶抓時間、把握機遇,多舉措推動項目落實,將這項工作緊緊抓在手上,落實組織領導、制度建設,狠抓責任承諾、資金保障、獎懲激勵,做好技術支撐、指標管理、督辦檢查等舉措,合力推進。建立了“半月一會商、一月一督報、兩月一交賬”機制,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組不論節假日,及時踏勘驗收,為上報審核驗收創造了最快速度和最優服務。

在以土地增減掛鉤為主的試點工作中,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明晰了“確定總量、用好現量、盤活存量、爭取增量、擴大變量”的工作思路,在“變”中求活,“加減法”中求增,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服務中心工作的有效路子。

同時,各縣(市)樹立了一批好典型,及時推介他們的經驗做法。石渠縣將增減掛鉤試點工作列入全縣建設工程的首要項目,黨政一把手與各鄉鎮簽訂《責任書》;色達縣則將增減掛鉤納入縣委、縣政府的績效考核范疇,確定了增減掛鉤工作任務的剛性地位;各縣(市)將增減掛鉤與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農村土地整理、開發經營和規范農民建房等工作結合起來,收到了“主抓一根筋、牽動一大片”的良好成效。

據介紹,2018年、2019年國家下達我州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任務總共7600畝,總調劑資金22.8億元,扣除統籌用于易地扶貧搬遷還款2.79億元后下達跨省預支流轉資金13.17億元,資金均已全部下達至各縣。甘孜縣、九龍縣、理塘縣通過省內對口幫扶簽訂協議1640畝,協議金額4.92億元,預支流轉資金0.58億元。全州目前已開展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省內省外流轉總收益為16.54億元,其中,返還農村資金0.5567億元,用于安置補償資金0.3696億元。項目區群眾參與投工投勞13萬余人次,發放金額0.44億元。

九龍縣、甘孜縣對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積極與省內對口幫扶縣對接協商,分別同成都市青白江區、龍泉驛區開展流轉交易10個項目,流轉合同面積440畝,流轉合同資金13200萬元。流轉收益成為當地發展特色產業、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

  • 上一篇:審批不見面 服務云上走
  • 下一篇: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

  •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久久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 | 999久久久久久久久6666 | 免费视频99 | 欧美多人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日韩在线欧美 | 亚洲综合婷婷 | 一级肉体全黄裸片 | 99爱免费视频 | 少妇翘臀亚洲精品av图片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www.色在线| av片在线观看网站 | 看av片| ...99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精品 |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久久婷婷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av在线播放 |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 色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 在线亚洲播放 | 亚洲综合字幕 | √天堂8在线网 | 国产传媒一区 |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 | 免费的黄色 | 九九九九九依人 | 欧美成人一级视频 |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男女视频 | 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 综合久久99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